手足口病進入小高峰 小學生爆手腳出疹口腔潰瘍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11/08 11:07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9

分享:

分享:

踏入秋冬,手足口病進入小高峰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,位於觀塘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趣樂幼稚園,爆發手足口病個案,共有20名幼童受影響,年齡介乎1至4歲,自上月3日起出現發燒、口腔潰瘍、手或腳出疹及水疱等病徵。所有幼童已經求醫,無需入院,全部人情況穩定。

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,手足口病是常見於兒童的疾病,成人個案亦偶有發生,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,大部分患者病徵輕微並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。

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、食慾不振、疲倦和喉嚨痛。發燒後1至2 天,口腔會出現疼痛的水疱,這些水疱初時呈細小的紅點,然後會形成潰瘍。潰瘍通常位於舌頭、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。

另手掌及腳掌,甚至臀部及/或生殖器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會帶有小水疱的紅疹。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沒有病徵,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。曾有中招的港媽形容,喉嚨好似生了10多粒痱滋。

【延伸閱讀】手足口病無藥可醫 港媽:喉嚨似生了10多粒痱滋

由於手足口病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,例如病毒性腦膜炎、腦炎、類小兒麻痺癱瘓等,甚至死亡,惟現時並沒有藥物可治療手足口病,身為家長,自然擔心子女感染上手足口病,要做足預防措施,保持個人衛生。

預防方法

1: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,尤其是在接觸鼻和口前、進食及處理食物前、接觸水疱後、如廁後,要用清水及梘液洗手。

2:家長以身作則,建立勤洗手的好榜樣予幼童學習。

3. 打噴嚏及咳嗽時,用紙巾掩蓋口鼻,其後應徹底洗手。將染污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。

4. 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。

5.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,如傢俬、玩具和共用物件。

6. 當學校或院舍爆發手足口病期間,避免集體活動。應減少人手調動,盡量安排同一組員工照顧同一組學生;及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。

【延伸閱讀】消毒殺菌5大謬誤 藥劑師:酒精搓手液不能殺死手足口病毒

治理方法

若子女不幸感染手足口病,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,同時可用藥物治療徵狀,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。

為免把病毒傳染給別人,患者應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,直至所有水疱結痂。如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致,患者完全康復(即發燒及紅疹消退,以及所有水疱結痂 )後應留家休息多兩星期才回校上課。父母亦應細心觀察兒童病情。如出現持續高燒、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等情況,應立即求醫。